目录
硕士报考志愿采集    更新日期:2023年9月6日
姓 名 任明武 性 别
出生年月 1969年6月 籍贯 山东
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
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 最后学位 工学博士
技术职称 教授 导师类别 博士生导师
导师类型 校内 兼职导师
行政职务 Email renmingwu@njust.edu.cn
工作单位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
通讯地址
单位电话
个人主页
指导学科
学科专业(主) 081104|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招生类别 博、硕士 所在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
研究方向

1. 激光雷达、摄像机、红外热像仪、毫米波雷达等多传感器联合标定、环境感知、数据融合;

2. 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(SLAM);

3. 无人驾驶车辆的自主驾驶系统的设计、研发和集成与测试,车路协同中路侧感知系统的研发;

4. 纸币清分鉴伪和冠子码字符识别;

5. 机器视觉应用。

学科专业(辅) 081203|计算机应用技术 招生类别 博、硕士 所在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
研究方向

1. 基于深度学习和机器视觉的目标检测与目标识别;

2. 高光谱数据处理及应用;

3.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增强、图像去噪技术;

4. 智慧船闸调度、检测、导引等相关系统与算法;

5. 长输石油管线泄漏检测。

 

工作经历

1994.4 ~ 至今,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603教研室(智能科学与技术系)

2001.4 ,南京理工大学 副教授

2008.4 ,南京理工大学 教授

2014~2020,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,智能科学与技术系主任

教育经历

1991.9~1994.4,华东工学院(现南京理工大学),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,硕士

1998.9~2001.6,南京理工大学,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,博士

获奖、荣誉称号

荣誉:
[1] 南京理工大学“2000届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”

[2] 南京理工大学“2002年度优秀教师”

[3] 南京理工大学“2011年首届我最喜爱的导师”

[4] 南京理工大学“2020届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”

[5] 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“2021年度师德师风最美教师”

[6] 江苏省教育厅2008年度江苏省高校“青蓝工程”中青年学术带头人


获奖:

[1] “坦克兵作战训练综合仿真实验系统”,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

[2] “XX地面智能机器人复杂环境理解与自主导航技术”,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

[3] "基于视觉信息处理的车辆主动安全方法与技术",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

[4] “特征抽取理论、算法与应用研究”,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

[5] “军用地面智能机器人CUGV-III”,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

[6] “印鉴真伪自动鉴别系统”,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

[7] “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研究”,兵器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

 

社会、学会及学术兼职

[1] 军委科技委某重点工程领域(方向)专家

[2] 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智能驾驶专业技术委员会,主任

[3] 中国电科无人装备技术发展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

 

科研项目

"十四五"2021~2025)主持的课题:

[1] “无人驾驶激光点云障碍与典型目标检测研究”,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,经费75万,课题负责人,2022.3-2022.8

[2] “巡逻场景中基于深度学习的危险行为识别技术研究与实现”,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,经费75万,课题负责人,2022.5-2022.10

[3] “无人车自主导航感知软件系统开发”,国防科技大学,经费90万,课题负责人,2022.3-2022.12

[4] “XX管道环境感知与建模”,国家重点研发计划,经费47万,课题负责人,2022.1-2023.12

[5] “船闸闸室禁停区域安全监测装置开发”,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,经费92.3万,课题负责人,2023.1-2023.5

[6] “玫瑰花采摘、长势分析与病虫害检测技术调研与实验验证”,云南智荟谷科技有限公司,经费79.5万元,2023.2-2024.2

[7] “3吨级轻型XLJJWR车、TXZJWR车、DXTJWR车无人驾驶系统软件、联调与比测”,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,经费285万,课题负责人,2023.6-2023.12

十三五2016~2020)主持的课题:

[1] 陆军装备部,“XX设计与集成”,总经费984万,课题负责人,项目总设计师

[2] 探扫雷模块整车集成及调试试验,中国电科二十二研究所,经费44万,课题负责人

 

发表论文

发表论文100余篇,SCI/EI收录40余篇。

出版专著和教材

任明武编著, 《图像处理与图像分析基础(C/C++语言版)》, 清华大学出版社,2021,ISBN:9787302592037

指导学生情况

除承担军工科研外,与中国航天科工、中国电科、中国船舶、中国长江三峡集团、徐工集团等所属企业有良好合作关系,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新的科学方法,探索和解决工业、农业、军事领域的真实问题,为国家重大工程和创新项目培养“专业能力强、工程素质好、动手能力强、团队和敬业精神高”的高级人才。


已指导硕士研究生毕业90余名,就业质量高,深受华为、腾讯、阿里、360、字节跳动、商汤、中国航天、中兴、美团等企业好评。

已指导博士研究生毕业8名。